本网讯(通讯员 赵新成 图片 赵新成 )5月8日至10日,澳门新葡京娱乐城
于龙子湖校区第二实验楼六楼会议室举办第48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会议邀请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晓明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窦道龙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邵旭升教授等国内知名学者作报告,学院领导、科研团队带头人、青年教师及研究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宴。会议由院长周琳主持。


会议现场
张晓明研究员围绕“非编码RNA调控宿主抗性反应机制”主题,系统阐释了非编码RNA在宿主抗性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分子基础,为揭示生物防御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窦道龙教授以“疫霉菌膜受体激酶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为题,深入剖析病原菌与宿主互作机理,为农作物病害绿色防控开辟了新路径;邵旭升教授以“光药理学在农药创制中的应用”为题,将光控技术与农药研发相结合,为高效、低毒新型农药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此外,学院8位青年教师代表分别汇报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分子生物学、生物防治、农药毒理等多个方向。与会专家从研究方法、成果应用等维度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了精准点评与悉心指导。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效拓宽了学术视野,激发了创新灵感,营造出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
此次学术沙龙的举办,不仅搭建了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更为学院植物保护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学术交流常态化,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持久动能。
此次学术沙龙的举办,不仅搭建了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更为学院植物保护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学术交流常态化,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持久动能。

各专家做专题报告
特邀专家简介
张晓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表观遗传与抗病毒免疫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骨干,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师。中央组织部“青年千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与“杰出青年项目”项目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评估优秀获得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首席科学家。
聚焦RNA在机体抗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解析了动植物内非编码RNA的调控机理和免疫功能,揭示了蛋白编码RNA的发生机制和抗性功能,并尝试进行RNA相关产品对开发与应用。相关研究在 Cell Host & Microb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 和 The Plant Cell 等期刊发表。
窦道龙,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主要围绕园艺作物土传病害和中药病害防治问题开展研究,近年来在疫霉菌效应子的鉴定、功能与作用机制解析、抗病育种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绩。同时开发了多款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控制产品和技术,在全国多地推广应用。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大北农科技奖等多项奖项。在MolecularPlant,NatureCommunications,Plant Cell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引用8000余次;授权专10余项。
邵旭升,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药学院副院长,药物化工研究所所长。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WR计划)、农村农业部 “神农英才”青年英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GG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4项)等项目多项,参与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3项)和973计划等国家项目多项;在PNAS、J. Agric. Food Chem.等杂志共发表SCI论文180篇;获中国专利14项,国外专利21项;发现新农药先导10余个,创制绿色农药2个,是杀虫剂哌虫啶和环氧虫啶的主要发明人;创制植物源农药1个;开发昆虫信息素候选物3个;负责或参与撰写《农药创新》、《Recent highlights in the discovery and optimization of crop protection products》、《中国农药典》、《中国植物保护百科全书》、《Trend in Pesticide Discovery Research》和《2016-2017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等书籍。
张晓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表观遗传与抗病毒免疫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骨干,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师。中央组织部“青年千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与“杰出青年项目”项目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评估优秀获得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首席科学家。
聚焦RNA在机体抗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解析了动植物内非编码RNA的调控机理和免疫功能,揭示了蛋白编码RNA的发生机制和抗性功能,并尝试进行RNA相关产品对开发与应用。相关研究在 Cell Host & Microb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 和 The Plant Cell 等期刊发表。
窦道龙,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主要围绕园艺作物土传病害和中药病害防治问题开展研究,近年来在疫霉菌效应子的鉴定、功能与作用机制解析、抗病育种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绩。同时开发了多款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控制产品和技术,在全国多地推广应用。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大北农科技奖等多项奖项。在MolecularPlant,NatureCommunications,Plant Cell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引用8000余次;授权专10余项。
邵旭升,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药学院副院长,药物化工研究所所长。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WR计划)、农村农业部 “神农英才”青年英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GG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4项)等项目多项,参与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3项)和973计划等国家项目多项;在PNAS、J. Agric. Food Chem.等杂志共发表SCI论文180篇;获中国专利14项,国外专利21项;发现新农药先导10余个,创制绿色农药2个,是杀虫剂哌虫啶和环氧虫啶的主要发明人;创制植物源农药1个;开发昆虫信息素候选物3个;负责或参与撰写《农药创新》、《Recent highlights in the discovery and optimization of crop protection products》、《中国农药典》、《中国植物保护百科全书》、《Trend in Pesticide Discovery Research》和《2016-2017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