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京娱乐城

科教成果

科教成果

当前位置:澳门新葡京娱乐城 > 科教成果 >

澳门新葡京娱乐城 李洪连教授/李宇副教授课题组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JAFC发表玉米根腐线虫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5-10-15 18:59    浏览次数:
       2025年10月15日,澳门新葡京娱乐城 李洪连教授/李宇副教授课题组在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Pratylenchus coffeae Effector PcENG2 Targets the Maize Chitinase ZmCHI5 to Promote Parasitis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咖啡短体线虫效应蛋白PcENG2通过靶向抑制玉米几丁质酶ZmCHI5活性,进而逃逸玉米免疫反应促进线虫寄生的分子机制。
澳门新葡京娱乐城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Flipjev, 1936)又称根腐线虫,是我国黄淮海地区玉米上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植物病原线虫。咖啡短体线虫(P. coffeae)是致病力最强的根腐线虫之一,在我国严重危害玉米、小麦、山药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目前,关于根腐线虫调控寄主免疫反应促进侵染寄生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咖啡短体线虫为对象,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定位证实特异表达于咖啡短体线虫食道腺的PcENG2在其侵染过程中被分泌到玉米根系组织,沿侵染通道作用于寄主细胞。此外,PcENG2能够直接与玉米几丁质酶ZmCHI5互作,通过调控ZmCHI5的活性从而抑制寄主ROS爆发、防御基因表达和细胞坏死等免疫反应,抑制其对线虫卵和体壁的降解,从而促进咖啡短体线虫的侵染寄生。该研究为深入了解玉米与根腐线虫互作机理及玉米根腐线虫病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澳门新葡京娱乐城
       澳门新葡京娱乐城 博士研究生王硕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李洪连教授和李宇副教授为该研究工作的共同通讯作者。2021级硕士研究生徐菲菲、2022级硕士研究生牛文龙等参与了论文部分工作,王珂副教授、施艳教授、袁虹霞教授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周涛教授等对本研究提供重要支持。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01619)、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HARS-22-02-G3)和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项目(2023GGJS032)等资助。
 
       论文链接://pubs.acs.org/doi/10.1021/acs.jafc.5c06425